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演奏小提琴,这些秘密不可不知
时间:2020-05-22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文章来源:音乐周报文 | 高洁作为一名器乐演奏者,充分了解手中的乐器,演奏时才能更好地与它配合。

这些背景知识虽不直接作用于提高小提琴表演技巧,但如同金字塔巨大的基座,可全面提升演奏者的素养,支撑其演奏水准和品味。

引导孩子对小提琴寻根溯源想说清楚一件事的起源、一个物件的来处,真是件令人神伤的事情,因为它们的过往扑朔迷离,传说模糊不清,证据无从找寻。

小提琴就是这么个物件。

关于它的起源地,众说纷纭,其中包括北非说、印度说、西欧说、斯里兰卡说等。

引导孩子们追根溯源,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将知识融会贯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相传2000多年前,有人在沙滩上散步,踢到一只空龟壳,龟壳传来悦耳的震动声,于是将它配上弦制成一把琴。

印度的一种名叫“瑞凡那斯特隆”的木质弦乐器,就是“印度说”的证据所在,其实,它看上去更像一把二胡。

瑞凡那斯特隆中世纪的西欧和当时被阿拉伯征服的利比亚半岛,流行着一种叫雷贝卡的梨形弦乐器,它也被认为是小提琴的鼻祖之一。

雷贝卡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流行的一种叫作上臂拉琴的乐器也和小提琴近似,它有七根弦,其中五根在指板上、两根低音弦在指板外。

诗人、音乐家们用它来为自己的即兴叙事诗伴奏。

15世纪中晚期,还有一种比小提琴出现早一些的维奥尔琴也在欧洲流行起来,它也被称做古提琴。

维奥尔琴维奥尔琴根据身量、音域的不同,有大有小,也组成了一个家族。

大多数学者还是认同“意大利起源说”,其中一项有力的证据来自意大利北部靠近米兰的小城——维切里,城里有一座圣克里斯多夫教堂。

画家费拉里(1480-1546)在教堂的壁画中,画了一个小天使,手中用一把短弓演奏着类似小提琴的梨形乐器。

费拉里的教堂壁画决定小提琴音色优美的因素阿玛蒂制作的小提琴当代小提琴的基本定型源于意大利另一制琴重镇科雷蒙纳的制琴名师安德雷亚·阿玛蒂(1520-1580)。

他赋予小提琴面板与背板优美的曲线弧度,从而大大提升了音色。

据说是他最早将类似小提琴的三弦乐器定型为四弦。

他的孙子尼古拉·阿玛蒂也是一位出色的制琴师,并教出了杰出的斯特拉底瓦里。

斯氏琴经过加长琴身等改良,最终确立了现代小提琴制作的基本形状及尺寸标准。

斯氏琴涂料的配方有着使琴声更迷人的强大能量,因为密而不传,最终失传。

小提琴漆对于音色的作用至关重要。

据美国达拉斯著名制琴师乔治华·韦布莱特介绍,当时荷兰风景画对涂料的研发大大启发了斯特拉迪瓦里,使得他在漆上不断潜心研究,所以,关于他神秘漆配方的传说是十分贴近事实的。

我国制琴师王忠波表示,在用现代仪器检测斯氏琴漆时,发现其大部分成份属琥珀,这又给奇妙的琴漆传说增添了一抹瑰丽的色彩。

琴弓对音色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弓弦乐器由于有了琴弓,可通过马尾毛不断在琴弦上摩擦使音延续,极大程度地模仿人声,并且比人声的音域更广。

因此,除了琴身,琴弓的改良也至关重要。

据载,法国的图尔特父子在1785年左右对原有的巴洛克小提琴弓进行了重大改革,他们增加了弓的长度和弓根的重量,并在尾部弓毛箱添加了可调节马尾毛松紧的螺丝。

至此,现代小提琴及琴弓终于基本成型,演奏音量变大,音色也更为丰富多彩。

没有“品”却有极强的适应性乔治华·韦布莱特在意大利克雷蒙纳学习制琴时,与他的老师——当时克雷蒙纳小提琴制琴学校的校长探讨过“小提琴的生命力”这一话题。

为何小提琴在世界很多地区都可以很好地演奏当地音乐?比如,在传统的印度乐器组合中与其他乐器完美相和,听上去与西方音乐千差万别。

乔治华·韦布莱特分析,那是因为小提琴没有“品”——“品”是指板上一条一条确定音位的横条,比如吉他、琵琶都属于有“品”的乐器。

由于音位被标记在指板上,有“品”的乐器演奏起来就很方便,这也是维奥尔琴曾经风靡的原因之一。

小提琴没有“品”,可以很方便地演奏任何律制和调性的旋律,并且可以自由滑音。

这个特性使它具备了极大的适应性,可以演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也可根据音乐的需要做诸多微小的音高变化,以更贴切地表达演奏者的想法,展示出更多风格。

小提琴承载了人类发明制造史上的智慧结晶,经历了无数人不懈的努力,也历经了人类审美的代代传承,才有了今天的样式、声音及表现力。

就像柏拉图曾说的那样:“音乐给世界以灵魂,让思想展翅,让想象高飞,使万物鲜活。

”- THE END –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