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右手同时配合练习。
左手1、2、3和4指,分别对应用右手的i、m、a和小指弹奏,这样练习非常高效均衡,但实在不习惯、不愿意用右手小指的,可分别用p/i/m/a对应左手的1/2/3/4弹奏如下练习:———————————————-六弦上的练习:在六弦上某一品,左手按4321234-0:||交替,右手也分别用对应的手指去弹奏,除拇指外用靠弦弹法:可以假想有第7弦,因此在6弦上也可以靠弦弹法。
注意:各指交替,但弹的是同一个音(同一根弦、同一个品)。
奏法有左手断奏(一个手指抬起离弦并把弦放回空弦后再按下另一指)、左手半断奏(一个手指抬起离弦但不把弦放回空弦前再按下另一指)、和左手非断奏(保持弦不离品各指交替)三种。
非断奏法可加快速度练习。
这个练习可增强各指的快速放松,以及平均与独立。
但仅练这个的副作用是:左手中指与无名指跨度紧缩,不容易张开;左手小指不容易用指间垂直按弦。
接着练习高音弦,解除上述副作用,在1弦上练:左手指法:43..212..34..:||注意这时除了34指是在同一品上交替(以保证小指是用指尖垂直按弦而不是用小指外侧按弦),但1、2、3指是按半音阶指法交替按1弦上的三个相邻的品(即只是34指交替按同品)。
还要注意附点:在3、2、4指上分别有停顿。
右手用对应的各指用不靠弦中间弹法弹奏。
所谓中间弹法:把P指放在2弦,i、m指弹完1弦后靠在拇指肚上而不是靠在2弦,也不是悬空。
补充:改变符点位置左手指法:4..32..1..23..4..:||这两个练习都经过精心设计,很平衡。
用在练曲子的间歇时间练习。
找到这个方法后,感觉下次我搞音乐会,技巧会更有把握了。
这只是更符合以前我说过的原理而已。
原理是:一个指法练习回合内各指要平均使用、独立使用、交替使用。
平均,包括使用次数和当做重音的次数,都要平均。
以及1234和4321交替顺序也要平均。
左右手原理相同。
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无数大师反复强调的。
平均地交替重音或附点是为了不至于使某些手指混过去,达到真正的而不是虚的平均。
左手在同一弦同一品交替的练习,是为了保证手指的独立使用:一个品不容二个指;且尽量练习小指的指间垂直按弦(这在实际曲子中并不总是有机会)。
相反,诸如pimiaimi的琶音练习,只会越练技巧越差,还不如不练(除非刚刚学琴)。
其他补充:1,左手1234指天生不均衡,能练成四指同样平均吗? 右手存在着均匀的轮指,因此,练平均是可能的。
左手也如此。
弹出音色音量均匀的音阶极为困难,弹出有强弱是容易的,而后者是前者的必备练习:平均地改变重音或附点的位置。
2、1234天生不平均,但要平均练习。
我以前不听大师们的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只管加强弱指的练习,是没有数据质量保证的,没有哈数、没有客观数据的质量控制,技巧就时好时坏而不稳定;后来改成平均地、对称的练习,才变得相对稳定平均。
—-以大师为例————————–大卫·罗素的技巧罗素论颤音(tremolo)颤音若有效地运用,可以使吉它的音延长,这个技巧的重点在于右手每个动作,都要避免使手掌也跟着移动,以免影响速度与精确。
通常演奏者会注意弹奏时的速度,而非每个音符的平均,这是错误的,罗素在此提出一种使每个音符平均的练习方法,也就是改变重音的位置,从一开始的(p,a,m,i),变成(a,m,i,p)、(m,i,p,a)、(i,p,a,m)等等,以充分掌握每个手指的音量与速度。
(请注意:罗素强调的是平均改变重音,而不是只说加强弱指锻炼。
)(另外,好的轮指教程里,都要ima的琶音练习或反轮指,为ami轮指做平均性准备的)———————威廉斯论半音阶练习:平均地分别用ami,ima,mi,am,ai练习,上下行,各弦。
分别改变重音和开始手指,或者加附点,改变附点位置。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