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中国古代艺术–唐代“踏歌”习俗
时间:2019-04-13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踏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

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踏歌的产生时间是相当早的。

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踏歌就已出现。

1973年秋,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一座马家窑类型的墓葬出土了一件内壁绘有“舞蹈”花纹的彩陶盆。

这件彩陶盆,“主题纹饰舞蹈纹,五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多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摆向划一,每组外侧两人的一臂画为两道,似反映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而频繁之意。

人下体三道,接地面的两竖道,为两腿无疑,而下腹体侧的一道似为饰物。

”舞蹈盆整个画面给人的印象是:先民们劳动之暇,在大树下、小湖边或草地上,正在欢乐地手拉手集体地跳舞和唱歌。

实际上,原始先人所表演的这种歌舞,就是后人命名的“踏歌”。

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关于踏歌的最早的实物形象。

  那么,踏歌又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从目前的研究看,踏歌应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古代人们在劳动之余,大家聚集在一起边歌边舞,以调整疲劳的身心,从此踏歌就流传于世,相关记载亦不绝于书。

“踏歌”的得名并风行于世是从唐代起始的,当时政府对踏歌很感兴趣,有时还在上元等节日举行盛大规模的踏歌活动。

如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夜,唐睿宗精选了长安、万年少女千余人,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

据《唐诗纪事》记载,唐玄宗曾命张说撰写过元夕御前踏歌词。

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也称:“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唐代的普通民众更是表现出对踏歌的喜爱之情,“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反映的是乡野村民彻夜踏歌的欢快情景。

而当时在南方就有中秋夜妇人相持踏歌的习俗。

在北方踏歌更是无处不在,如唐宪宗元和初,有一士人醉醒,见古屏上妇人等悉于床前踏歌,歌曰:“长安女儿踏春阳,无处春阳不断肠。

”描写的就是长安妇女在春天从事踏歌活动的场景。

在唐穆宗长庆年间,还有人于河中舜城北鹳鹊楼下见二鬼踏歌。

这虽然是一则鬼神故事,但可以反映出当时踏歌普遍流行的情况。

在唐代踏歌亦盛行于少数民族,大诗人刘禹锡就曾描写过朗州的踏歌风情。

所谓“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

此外他在夔州写的《踏歌词四首》,也描写了当地的这种风情。

唐代的朗、夔二州所在的湖南、四川两省境内聚集着多种少数民族。

可见有唐一代踏歌风靡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阶层。

  那么,踏歌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让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应当说,这与踏歌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从踏歌的特点来看,它不同于宫廷舞蹈。

第一,参与踏歌的人数可以是上千人、上百人,也可以是一至两人,形式比较自由。

而表演宫廷舞蹈的人数是有限制的,不同舞蹈的表演人数均固定不变,如唐朝规定《七德舞》、《九功舞》、《上元舞》的表演人数分别为120人、64人、80人。

  第二,踏歌的参与对象不限,有“三百内人连袖舞”的内人(内人指的是进入宜春院的长安教坊歌舞伎),也有“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的民间女子。

宫廷舞蹈的表演者则一般为乐工,如贞观七年,吕才依图教乐工演习《七德舞》。

而民间则没有任何限制。

  第三,踏歌没有明确、具体的队列、阵法规定,而宫廷舞蹈有严格的队列、阵法要求。

《旧唐书》卷29《音乐》记载:“圣寿乐,高宗武后所作也。

舞者百四十人,金铜冠,五色画衣。

舞之行列必成字,十六变而毕。

有‘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字。

”   第四,踏歌所需的服饰并不统一,可以同连臂踏歌的二鬼一样穿着青白衫,也可如踏歌的蓝采和穿着破蓝衫,还可像“鸳鸯裁锦袖,翡翠贴花黄”的正式打扮。

宫廷舞蹈就不一样,它所要求的器服比较讲究,甚至,不同的宫廷舞蹈有不同的器服要求。

例如表演《七德舞》者一般是身披银甲手持戟,而演《庆善乐》的通常是“紫大袖裾襦、漆髻皮履”的打扮,表演《大定乐》的则往往是手握长槊身被五彩文甲。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