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综艺 > 《经典咏流传》唱响的不只是《黄河大合唱》, 更是中国人的民族之魂
时间:2019-05-03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首演于延安。

这首由诗人光未然和音乐家冼星海联袂谱写的交响音乐史诗,把中华民族的咆哮,强劲地传遍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80年后的4月13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的舞台上,由不同时代的演唱者再次唱响了抗战时期的“民族最强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这样说。

《黄河大合唱》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创作背景,集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歌、民乐于一体,作为民族精神的号角始终振奋人心,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经久不衰,正如民族的灵魂存于人们心中。

时隔80年,《经典咏流传》的舞台再现了这一气势磅礴的国家史诗,用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带领公众重返激情燃烧的岁月,提醒公众不忘搏击险滩巨浪的气概和自强不息的气节,通过激发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鼓舞着公众汇聚力量,踏着铿锵的鼓点,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你热泪盈眶的情感,叫“赤子心”与“民族魂”“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这句评论所指的,便是《黄河大合唱》。

民族危亡之际,冼星海纵笔谱曲,为抗战发出怒吼。

、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四位不同时代的《黄河大合唱》演唱者,共同演绎了这段慷慨激昂的史诗。

他们分别是:98岁的延安鲁艺学员李一非老人,她是作品第一次公演时的合唱团成员;97岁的抗敌演剧二队老队员解冰老人,《黄河大合唱》就是从这支演剧队发展起来的;75岁的瞿弦和先生,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三段《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恢复者之一和朗诵者;还有55岁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知名指挥家俞峰先生,他将延安鲁艺的“黄河”精神在新时代里重新唱响。

节目中,歌者的声音于苍老中透着高亢和豪迈。

一如《经典咏流传》鉴赏团成员廖昌永先生所言:“多少人是听着这首歌踏上了革命的征程,多少人是听着它奔赴前线,把生命交给了国家和民族。

这个作品陪伴了我们中国80年,这不但是音乐上的地位,更是精神上的地位,至高无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砥砺奋进,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无论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回望家国历史,重温不容忘却的民族记忆,文化无疑是最具共鸣感、最有穿透性、最富感染力的载体。

经典之所以不老,是因为根植和延续了文化的血脉“当我们再次听到这首歌,依旧会因歌中炽烈雄浑的爱国之情而热血沸腾。

忆往昔,前路遥,我辈担重任,不负好时光!”本期《经典咏流传》播出之后,一位观众这样留言。

从战乱到和平,从羸弱到富强,从屈辱到复兴——对于今天的公众来说,《黄河大合唱》所代表的时代记忆似乎早已“泛黄”,但这部革命交响史诗为何始终萦绕在公众的心头,而且每一次听到或者唱起的时候,都会唤起如此强烈的心灵共振呢?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孕育了中华文明,哺育了中华儿女。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将“黄河”作为豪迈和不屈的民族精神象征。

这种不可取代的图腾意义,早已深入中华儿女的骨髓——不论在哪儿,我们血管里面流的不是血,而是黄河的水。

许多观众通过《经典咏流传》第一次欣赏到了《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这是一段配乐诗朗诵,以李白的经典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开篇。

当年,光未然先生以怀古之情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让这部以“黄河”为精神载体的作品,拥有了空前的纵深与辽阔。

经典可以和过去对话,亦可以向未来招手。

于是,当每一次《黄河大合唱》嘹亮响起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就会奔流出一部浩荡的国家记忆,历经战火洗礼的黄河咆哮,倍增了催人奋进的力量。

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认同,是刻骨铭心、矢志不渝的。

《经典咏流传》重现《黄河大合唱》,为的就是让黄河之水永远在我们的心头汹涌,为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激励。

“80年前黄河咆哮,发出的是民族救亡图存之声;80年后黄河咆哮,吹响的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

”这是98岁的李一非老人分享给我们的质朴心声。

光未然先生的儿子张安东在《经典咏流传》如此感慨:“一个外国人说,一个能够创造《黄河大合唱》这个作品的民族,它就是一个不屈的民族。

我想跟着说的就是,一个能继续演出这个作品80年的民族,它就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能够继续传承《黄河大合唱》精神的民族,它就应该是一个创造辉煌的民族。

”培根铸魂,文艺工作者理应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1939年,冼星海在看望躺在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时,听到了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朗诵《黄河吟》,旋即乐思如潮涌,完成了《黄河大合唱》。

这部作品之所以令人敬畏,不仅在于内容本身,也在于幕后创作的艰辛与赤诚。

昔日,延安老一辈的艺术家们用汽油桶做贝斯,以茶缸当打击乐,拿子弹壳做成音笛……在极端简陋的环境下,他们用心、用情、用功为大众奏响呼声,将作品深深镌刻在了全体国人的时代记忆里。

第一次演出时,礼堂很小,一个节目要演17次,才能让观众轮流都看上一遍。

很多时候,他们翻山越岭,在土台子上给战士、民兵、妇女演出。

《经典咏流传》展示了在哈尔滨音乐学院找到的当年演出使用的乐器。

当复制出来的“油桶贝斯”在舞台上被奏响的时候,音色是那般笨拙,却让所有人陷入了沉默。

节目感性地让大家认识到,当年的艺术工作者,是在何等艰难的条件下,演出心中的神圣,表达着火焰一般的热爱。

李一非老人自豪地说:“这是属于我们音乐人的创造!”《黄河大合唱》的再次“怒吼”,是在重温中的鼓舞,也是在观照中的拷问。

任何一个民族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自身优秀文化的积极引领和强力支撑。

今时今日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是否切实肩负起了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真正承担起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时代使命?冼星海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民歌不是民间小调,而是人民的歌。

”这在今天,依然在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指引着方向:只有当作品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拥有直抵人心、澎湃不息的生命力。

《经典咏流传》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对国人的影响,更强化了中国人对于多年来所传承文化的认同。

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我们期待更多的“奋进之音”被不断唱响,成为下一个在时代的咏叹中永远流传的经典。

(来源:传媒茶话会)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