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如何看待 80 后创业明星茅侃侃突然离世,我们要如何面对创业路上的磨难?
时间:2019-12-05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结尾。

」这是80后创业创业领军人物,原Majoy总裁茅侃侃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一句话。

1月24日,他被发现于家中开煤气自杀身亡,享年34岁。

将时间拨回2000年,17岁的茅侃侃毅然选择退学,却在计算机领域上展露了自己的天才时刻。

此后,他做过程序开发,也待过事业单位;做过市场宣传,也进过电视台工作。

他换工作的速度大于绝大多数同龄人,积累起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2004年,茅侃侃开始创业,成立了Majoy公司。

两年后,出现在了央视经济频道节目《对话》上。

那个时候的他,和李想、戴志康、高燃三个80后一夜成名,成为了站在时代浪尖的青年创业偶像,颠覆了当时社会对于垮掉的这代80后的偏见。

人们称呼他为「首批80后创业者」、「京城IT四少之一」、「大神」、「混世魔娃」、「封面人物」,但即使没有背上众多光环,他的人生轨迹也注定不再平凡。

转瞬十年,时间回到今天,90后创业者也一样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主战场更是由传统商业转向互联网,再从PC端转到移动端。

这十年里,泡泡网的李想卸任汽车之家CEO,带着新创立的车和家完成了A轮7.8亿融资;MYsee的高燃创立风云资本,转型成为投资人;康盛创想的戴志康在公司被腾讯收购后,实现了财务自由,成为了天使投资人。

而特立独行的茅侃侃,在经历了Majoy、GTV、万家电竞的风浪后,选择了无声的告别。

创业是一项死亡率极高的职业。

这个死亡,可能是公司,也可能是创业人自己。

项目倒闭、公司转让、猝死、自杀、许多创业公司悄无声息地倒下了。

2017年是共享项目创业风口正盛的一年。

在共享经济的光环加成下,无数有志青年怀揣全部积蓄,毅然踏上创业行列,又被现实的重锤拍落地面。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能成为下一个摩拜、oFo,资本也早就预备好在这波创业潮中赚一大笔。

但在2017年底,出现在大家眼前的却是一长串的共享创业项目死亡名单,以及那些创业者们跌落谷底的窘迫。

风口退潮之后,尸横遍野。

小蓝单车的李刚,在面对资金链断裂、用户催押金、供应商催货款的困局时,筹钱、卖房、想尽办法填上这些空缺;町町单车创始人因为资金问题而进了看守所,除了一无所有之外,还背上将近200万的债务。

创业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光鲜亮丽,并不是随随便便开个公司拿个老总头衔,就能叫做成功人士。

每天一睁开眼睛,脑海里全部都是资金链、市场政策、未来方向,和市场博弈,和资本博弈,走错一步,万劫不复。

如今,过劳,焦虑,恐惧,是创业人不得不面对的人生常态。

患有抑郁症的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在公司上市的第3天跳楼。

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突发心肌梗塞离世,年仅44岁。

途牛网高管李波因心肌梗塞于家中离世。

今年7月,韩国咖啡品牌姜勋因资金链断裂而在首尔家中自杀。

今年1月,重庆知名手游开发者冒朝华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面对着变幻无常的市场行业风口,新晋创业竞品的竞争压力,有限而烧得很快的预算资金,创业人的每一天的心理状态都是超负荷的。

创业难,不是万事起头难那种难,是从头到尾都难。

团队起步难,融资难,谈判难,还会受骗、会掉坑,会在被踢皮球一样的零碎事情中绝望而死。

每一个在创业中坚持下来的人,都至少有着极强的心理素质。

说说我的故事吧。

兼职猫团队刚起步的时候,我们20多个90后窝在十几平米的办公室里,没有足够的资金起步,我们还去卖过避孕套。

日以继夜地工作,困到把洗面奶当做牙膏刷完牙都没发现。

当时就是想改变兼职黑中介多、学生容易受骗的行业现象,基本挣不到钱,还会往里亏,完全是凭着斗志撑了下来。

今年是我开始创业后的第五年,当团队逐渐壮大,公司逐渐发展时,压力却是指数式增长的。

毕竟创业者做公司,是为员工和投资人打工。

既要为员工谋福利,又要做出投资人要的成果,从此在夹缝里寻求生存。

资金链周转出现困难的时候,睡到一半都会惊醒。

创业的自主权其实是很少,所有公司的命脉其实都被捏在资本手上。

即使融到钱了,也没法睡得安稳。

怎样把资金用到点子上,如何能用这笔钱产出量,这些都是要规划的问题。

一醒来就感觉好像没了十几万,B轮之前每天都在烧钱,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16年初,记得是刚做完《鲁豫有约》90后创业者的专题采访,资本市场异常冷。

本来已经拿到ts的B轮投资,突然打电话告诉我说协议作废,不投了。

而在这之前,该机构投资经理一直鼓吹我说要赶紧占领市场,多开分部。

一时间,公司现金流出了大问题,和茅侃侃的境遇一样,我通过各种关系个人担保借了200多万现金。

那段时间,很多兄弟离我而去。

我只能人前强颜欢笑,人后每天失眠,每晚凌晨醒来,都还以为是进入了另一个噩梦。

我告诉兄弟们,是投资人的内部流程比较慢,大家放心。

我其实也想过,假如下个月再拿不到钱,那会不会用茅侃侃一样的方式给曾经相信过我的人谢罪。

但所幸我小时候已经经历过一次家道中落的打击,那时候我想,我连死都不怕,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假如我在公司死之前死了,可能就一样会变成全民的一次营销盛宴。

死不瞑目才可怕。

几年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一大波人投身了创业。

大学生创业,高管也会跳槽创业,成功的案例被津津乐道,失败的案例很快就会被信息淹没。

谁成功了,就能站稳根基,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获得属于自己的能量和资本;谁失败了,谁就会被淘汰,再过一段时间,也就没有人记得了。

更多的人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默默地在这条看不到头的路上撑下去,但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很多人觉得茅侃侃之死是因为现实和理想出现太大落差,但作为创业者看来,并不是这样的。

当公司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时,你没有时间去想外界的观点。

如何能让公司活下去,就是创业人脑海里全部的念头。

大部分人都会把公司当做自己孩子来养,眼睁睁看到自己的心血被拖到七零八落,自己却束手无策的时候,是一件很绝望的事情。

加给创业未竟者唯一的光环,是死后还会成为热点。

今天一条微博也刷了我的屏,有人写了一篇关于茅侃侃离世的文章,得到了10w+的阅读量,所以她说要高兴一下。

当然,她的说高兴一下,是为她写出的10w+而高兴,并非为茅侃侃的离世而高兴,只是两句话放在一起,怎么样都不是滋味。

不过,如果不是因为茅侃侃的离世,可能也不会有太多人记得他了。

创业是一条没有标准答案的路,一切全靠自己摸索。

没有永远的胜利和失败,所有的表象都具有欺骗性,今天风头正盛的产品,没准过两天就会夭折。

在人力资源行业里,我的公司兼职猫收购过竞品,也眼见着其他行业竞品,突然不明不白地就退出了市场。

只有不停地前进,前进,才不会被收支不平衡压死在金字塔底下。

抑郁症、万家文化融资搁浅、控制人变更、资金链断裂、60多名员工的仲裁、游戏差一点就能成功,不知道哪一样才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他承载着的重量,是整整一代创业人的压力。

故事尽头,总有告别的时候。

我并不鼓励现在的年轻人去走创业这条路,因为这条路,确实不好走。

且行且珍惜。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