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为什么巴西的 GDP 近年来在萎缩,对中国有哪些参考意义?
时间:2019-12-11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我在巴西生活了两年,在南美生活了八年。

大数据,对比之类的真材实料我这里没有,我就说几个故事和感想吧。

2013年我第一次去巴西的时候,很直观的对比是1美圆差不多合2巴币,我们一天餐补15美圆,也就合巴币30块钱,一个椰子5块,公斤饭一顿20多将近30。

2015年我离开巴西的时候1美圆差不多顶4巴币,物价几乎不变。

明显的直观感觉就是补助的购买力高了好多。

去巴西的超市,在收银台的位置,一般会有两个人,一个人收钱,一个人负责给你把买好的商品装袋。

在巴西的办公楼里,很多电梯是你不用按的,不是说只能到你不用去按,是因为专门有人给你按。

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是远远高于欧洲的,巴西的城市化水平超过85%。

由于巴西高原和雨林的原因,其实巴西虽然面积大,但是可耕作地域不是很多,再加上高度的城市化,导致农村人口基数太少,有限的土地资源都掌握在大地主手里。

高票答案里说了,巴西主要的外汇收入是大宗商品出口,主要就是金属矿产和农产品,巴西拥有世界三大铁矿生产商淡水河谷,也是世界三大大豆生产国,巴油是南半球最大的企业,曾经他的油田遍布南美和葡语系国家。

但是巴西的福利也很高,在巴西的时候看过一个节目,是采访里约贫民窟的居民,让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去各种州,市,社团,党派,社会机构等等福利机构领救济,一个月里他拿了差不多3000巴币的救济,我们公司前台的工资指导是多少么?2000巴币一个月。

对于巴西的情况,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

由于巴西自己地理的问题,导致巴西的可耕作土地主要集中在大西洋海岸线。

最早的时候葡萄牙国王在巴西任命了10来个大家族,每个家族的地盘就是以纬度来划定,这些家族的人,现在遍布巴西各地,光从姓氏上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单位一个小女孩家里就是这么一个家族的,里约还有一条大街是他们家的姓命名的。

这些家族从18世纪开始就形成了对巴西国内经济的寡头控制。

大地主只是这一情况的表现之一,寡头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希望利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利润,而高度依赖生产资料的生产方式才可以产生垄断,所以在巴西的经济构成里,除了极个别的巴西航空工业这种企业,大量的企业,比如巴油,淡水河谷等等都是站在大幅占有生产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垄断地位企业。

从民族性上来讲,巴西处于热带,土地肥沃,所谓的贫民窟你几乎看不见瘦子,为什么?因为土地太肥沃,我曾经到巴西位于赤道的一个小城出差,当地居民主食有一半都是水果,而且是没有任何种植技术培育出来的水果,秒杀我们大棚水果N倍,在农作物以极低的生产成本获得大量劳动果实的情况下,人的惰性就成了天生的了,前面说了一顿公斤饭20多块,但是大街上还有很多路边摊,连饮料5块就可以吃饱(油炸类奶酪店,广东人很多都在开)。

所以在不用怎么努力的情况下也不会饿死,人们工作的动力就变成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了,但是巴西这个地方,虽然卢拉执政时期经历了大发展,但是大部分社会产生的价值变成了对困难群体的资助和对社会顶层的反哺。

这个问题回到了巴西社会的本质问题上,就是贫富差距太大,我认为是巴西绝大部分贫民处于赤贫阶段,除了在贫民窟可以勉强称之为房子的地方安家,他们一无所有。

如果巴西的赤贫阶层是因为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来到城市,那么在城市没有生活能力的情况下,还可以回农村种地,但是现在即使回到农村, 也没有土地,还拿不到城市的各种补助,生活会更加困难。

贫民即使再没有能力,但是他们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投票,在里约这样一个城市里,40%的人生活在贫民窟,哪个执政党都不会放弃这个庞大的票仓。

左派上台带来的就是用社会财富反哺赤贫阶层,而方式就是直接给钱,难道他们不想创造就业机会么?肯定想啊,但是为什么做不到呢?举个例子,巴西最大的两个城市是里约和圣保罗,两地相隔400多公里,飞机飞行50分钟,开车7个小时左右。

如果这两个地方修个高铁,那么将是造福巴西的一件大事。

但是巴西招标一开始设定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招标,欧美日的产品成本太高,巴西还没钱弄这个事情,中国产品不能进入是巴西设定了一个运行5年内不能有事故先例。

从表面上看这些都是说的过去的理由,但是背后的矛盾是巴西各大航空公司对交通方式的垄断,因为圣保罗到里约的航线是巴西最忙的航线,也是最赚钱的航线,如果高铁开通,这条高铁的盈利能力比京沪高铁还要高的多!但是到目前为止巴西还不能解决基本的高铁项目立项,为什么呢?因为各大航空公司掌控里约圣保罗航线的情况下,是不会允许铁路进入这个市场的,因为他们已经拿到了这个市场的垄断地位!所以巴西的问题是一系列的问题,从社会阶层构成上就产生的问题,及时有卢拉这样高速发展的好几年,也不可能改变巴西阶层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卢拉下台以后巴西现在政局翻转,总统被弹劾,因为整个社会阶层都是这样,单纯的一个政党一个总统是改变不了这个社会结构的。

巴西贫民窟的小孩都认为,只要能踢好球,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的小孩,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认为读书才可以改变命运,是因为我们给有知识的阶层创造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而巴西的富人阶层并没有,发展的机会他们只会给贫民11个,凑一个足球队就够了,别的大把的机会还是要留给他们自己这个阶层。

——————————我是分割线——————————看到大家在评论里说电梯这个事情,我把我了解的电梯简单说一下吧。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前,甚至90年代前的建筑很少有电梯,甚至我自己的房子,2012年盖好的6层楼房,由于总层数不到7层,也没有安装电梯。

所以说现在还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平常生活是接触不到电梯的,所以在他们进入城市最大的一种需求,就是看病的地方,为了避免操作失误,医院方面设置专门按电梯的人是有存在的需求的。

但是南美不一样南美国家历来讲究一个ABC,就是阿根廷,巴西,智利,这三个国家也一直以来是南美最发达的国家,在20世纪初,阿根廷就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巴西当时虽然不及阿根廷,但是在很多时间超过50年的老建筑里,还是可以看见推拉门那样的电梯。

在巴西这样一个超高度城市化的国家里,从老年人那一辈开始就已经接触到电梯了,所以对于他们不了解或者不会使用电梯的情况,是非常非常少见的。

我之所以特别要指出巴西会有写字楼里有专门按电梯的人,其实背后的实际情况是巴西过于强大的工会组织,他们会影响到资方的用人策略,也就是说本来一个大楼的维护10个人就够了,但是工会要求你要雇20个人,如果不雇,那么等着明天堵你的门吧。

南美社会的一大毒瘤就是工会组织,他们根本不是希望和企业共同成长。

——————————我是分割线2——————————有朋友问到南美富有阶层剪中产阶级羊毛的问题,在回复里写不了那么多字,我在答案上补充一下。

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南美社会的繁荣和衰落是有周期性的。

我拿阿根廷来举例,因为他的例子更加极端,而且国家面积和体量在全世界算是中上,具有代表性。

阿根廷2001年爆发经济危机,我当时在上高中,记得新闻联播里报道他们一个月里换了4个总统。

最后宣布比索和美圆脱钩,导致阿根廷人一夜之间财产缩水成1/3(危机发生前汇率为1:1,危机爆发后坐电梯般降到1:3)2001年危机结束后,阿根廷迎来的总统基什内尔,主要推行的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这个政策的本质就是减少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提倡私有化。

在2001年到2010年之间,中国的高速发展推高了大宗商品的价格,阿根廷在这个期间的初期,为了度过经济难关,将国家控股的阿根廷航空,国家石油公司YPF都进行了私有化,尤其是阿根廷的铁路网也进行私有化。

政府在短时间内度过了债务危机,但是对长久发展造成了隐患。

2010年左右,阿根廷在10年前为了度过危机的外部借款到了还款高峰期,这个时候阿根廷这种主要依靠大豆出口(注意这一点,和巴西的矿产出口不同),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如果大豆减产,那么当年就必须要勒紧裤腰带,恰好在这段时间里,阿根廷的大豆产量在减少,而且来自中国的需求也在减弱。

在2008年基什内尔总统的媳妇克里斯蒂娜上台之后,阿根廷更加走向左派,民族主义开始抬头。

加上在10年前的一系列私有化活动,导致相关产业的开发潜力大幅下降,比如阿根廷2001年后油田储量几乎没有增加,产量降低了25%,就是因为私有企业只追求运营利润,而不愿进行开发导致。

在这一轮外债高峰期到达以后,阿根廷国内的外汇储备出现紧缺,美圆汇率开始大幅下跌,两三年内从1比3跌倒1比6,同时政府为了控制外汇流出,开始强制限制外汇出境,黑市美圆开始出现,最恶劣的情况是官方汇率为1比6,黑市汇率为1比14,外资投资完全停止。

所以阿根廷通过发展其他产业的路也堵上了。

在2001年后的发展阶段,阿根廷由于之前将过多的产业私有化来度过经济危机,导致政府控制的支柱产业偏少,只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在第二轮由外债引起的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第三产业泡沫最先破裂,经过十年经济发展富裕起来的第三产业人群,也存在着购房购车的贷款,而国家的外汇管制,彻底摧毁了第三产业,比如阿根廷的LV,在阿根廷黑市汇率差最大的时候,几乎都是用黑市美圆换取比索现金支付,等于美元价格的一半就可以买到,而政府为了保证美圆顺差,强制要求进口企业在进口的同时,要求出口等值货物,而第三产业作为消费型产业,本身的出口能力就不强,在阿根廷这样一个自身产业不健全的国家,就是灭顶之灾。

第三产业的快速萎缩,导致第三产业繁荣带来的中产阶级产生大量的债务违约,而富有阶层则不存在这种问题,他们在2001年政府强制比索美圆汇率脱钩的教训中已经学到如何保护自己,他们把大量的资产转移到国外或在国内购置不动产。

所以中产阶级的违约资产就成了银行的包袱,而富有阶级就通过银行成功剪了一次羊毛。

关于南美的中产阶级,我个人认为第三产业是远远大于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南美的自我建设体系缺失,门罗的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决定了南美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原材料供应地,自身工业能力的缺失使的南美国家很难拥有自己的建设能力,加上民众普遍吃苦耐劳能力不强,稍微富裕以后就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催生第三产业繁荣,更加导致产业发展的畸形。

关于第三产业的繁荣其实是满足人类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附加产业,第三产业可以快速产生消费,增加国内市场容量,但是产生的实际生产,在特定情况下几乎没有。

我说的这个特定情况就是比如自然灾害和战争的情况下。

比如美国的法律非常发达,美国的金融也非常发达,但是如果再发生一次和美国你死我活的战争,你觉得在战场上子弹会跟律师讲法律么?同样的子弹也不会跟金融讲利率。

所以一个国家的繁荣一定要建立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繁荣之上,如果单纯依靠第三产业,也只是昙花一现。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