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The ONE 智能钢琴值得入手吗?
时间:2020-01-06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我突然想起在威尼斯乘的贡多拉。

乘贡多拉沿河道给人划上那么一圈,沿途看看人家的阳台,和居民挥挥手,盯住桥上的贝壳发呆。

现在偏偏有个人说,你们的旅途太痛苦啦!我要改变中国的旅游业!然后叫游客们在本来乘船的地方瞥一眼就走,还说这样省时间省钱也不输逼格,反正可以回去跟人家说“我去过威尼斯了”嘛。

有的老头老太很高兴,确实是圆了一个旅游梦。

之前没有玩过的人也很开心,至少我去过,我又不要什么深度游咯。

我就是想要看一眼,这就是我认识中的旅游。

其实这样也没问题啊偏偏说自己那套东西也叫旅行。

还特别高大上地宣称是什么英国皇家也来的路线,什么给您无与伦比的享受。

如果想“改变中国的音乐教育现状”,请学习音乐,再学习教育学,多思考思考什么叫音乐教育。

如果想做个玩具,就不要再说什么“浸入式教学”和“让钢琴音乐成为你的母语”了。

这个东西弹出来的不叫音乐。

音乐有三个因素:音高,音色,音量。

通过这个“智能钢琴”只能实现谱面上“音高”的要求,而音色和音量都不能自如调节,更不用说对结构,和声的把握了。

(三千多的东西又不是知名厂商,就别说什么“无可比拟”了。

这样的宣传是违法的谢谢)叶滨说自己是因为想改变“中国音乐现状”而“发明”的这款“智能钢琴”(虽然同样的想法甚至同样的App和软件都看过很多了),但是看看几个买了的人的回答,都只是当玩具或者装逼工具。

(忍不住吐槽楼下什么“比节奏大师难多了,一个小时才能跟上”,好好学琴一个小时也不用跟,全都是自己心里出来的音乐,而且即使没有琴也可以对妹子侃侃而谈风格和技法,逼格高多了好么。

)评论里说给爸爸买了,只想也只会弹一首曲子,这不叫音乐教育。

这不叫学钢琴。

为什么我可以不看实物就可以下判断?因为我学过二十年的钢琴,而且一直是跟音乐学院的老师学的,虽然没有考音乐学院的心思但是老师对我的要求从来不低。

一个小节的东西给讲两个半小时是常有的事情。

只是在琴房里的关于音乐的书就有那么多,调性和声曲式和各种谱子不算。

阁楼和卧室里更多的是关于音乐史,音乐哲学和演奏的书籍(包括强烈推荐的一批很便宜的大牛写的小册子),比琴房里的更多。

教了四年的钢琴,收费的不收费的,有基础没基础的,成人小孩都有。

也给学校的钢琴课代过课。

这种所谓的“学习”方法也不是第一次出现。

就在知乎上都有类似的问题。

至少我知道,演奏不是打地鼠。

打地鼠的思维方式是,看见一个地鼠,大脑意识到“这里有地鼠”,用锤子打,然后等下一只地鼠的出现。

这个过程中大脑不能也不应该预测下一只地鼠在何时何地出现。

这不是音乐思维。

请不要把这个过程称为“演奏”,称为“弹钢琴”。

想要演奏音乐,首先内心就必须听到即将奏出的声音是怎样的。

弹琴并不是按下对应的琴键发出声音。

The ONE 壹枱智能钢琴 点名时间这里可以看视频,31秒的时候字幕显示“智能跟弹”。

所谓的“跟”,就是提示,反应,做出动作的流程。

自己脑子里想的不是乐句,那么弹出来的东西也是破碎的声音。

如果说“这只是电钢琴,不需要管手型和动作的标准”,那么它吹嘘自己“顶级三角钢琴音色和键感”就是一个笑话了。

因为真正的钢琴,这样弹出来的声音是完全不能入耳。

确实,“简单玩玩”能做到,但是“简单学学”和“陶冶情操“是做不到的。

学,至少要知道曲目的作者,风格,体裁,调式调性和结构。

就拿卡农来说,有四个声部。

这四个声部分别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特性,原来的配器是怎样的,我们在钢琴上怎样去一一模仿又能有自己的特色,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给我三百块我优惠一点给你上三个小时的课不仅能把这些讲清楚还能告诉你怎样练所有多声部的作品,巴洛克时期的触键是怎样的,品位是怎样的,为什么有这种品位,还能给你弹帕赫贝尔其它的作品,心情好了请你吃顿饭边吃边讲都有可能更不用说老师和学生一人一个声部或者两个声部一起弹奏来体会不同声部之间的呼应和分离,爽死了好么。

去琴房租琴办张卡也很便宜,或者花3500买个电钢足够了。

弹钢琴和管风琴的人所受的训练要比弦乐管乐这些单声部乐器好得多,从一开始,键盘乐就要求人同时兼顾不同声部,注意它们之间的平衡和在音乐发展中的相互关系,不同的声部其实是灵魂的不同侧面。

反复交手、把那些没配好打架和掉队的部分理顺了之后,对那些作曲家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时候拉完琴,我们俩醍醐灌顶似地坐地上,互相看着:“怎么能写得那么好啊!” “就是啊,真是不可思议啊!” 。

自己拉着一个声部,听到身边的乐器在你音符的空缺中恰到好处地插进来,那些声部就是你自己内心的另外的侧面,和你自己负责的这个侧面同时鸣响,或唱和或争斗,真是神妙的感受。

最奇妙的,比键盘乐器和无伴奏多声部独奏更奇妙的,是自己内心的其它侧面竟是由另外一个人发出声的,那个人既是他者,又似乎就是自己。

奇妙的室内乐这才叫真正的音乐训练。

既然叶滨说到国外的音乐教育注重乐感,那么请问这款“只能钢琴”哪里注重培养乐感了?如果演奏者心中都没有“我要演奏出来一句句子,这里很美”的念头,而是“我看这里是红灯,左手按下去;哦那里亮了赶紧碰响它”,怎么可能培养乐感呢?玩乐队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只多不少。

首先演出时不能出岔子。

即使是齐奏,出错了都会影响到他人;第二,玩乐队更需要控制音色和音量的技能。

合奏的时候要根据对方的进程而做出不同的反应。

因为西方的音乐不是“最高的声部最响,第二次之,低声部最轻”的,而是主旋律轮流出现在不同声部(在重奏或者乐队演奏中就是不同的演奏者)中,那么就要求演奏者在“挑大梁”的音色音量和“当壁花”的音色音量要做出明显的对比,并且能够快速转换,因为往往这样的轮换就出现在同一小节。

泥煤的可视化五线谱,一份谱子拿在手上能看清楚有几个声部,能看清楚结构(只要一页页翻过去就知道),能知道句子的长度和走向。

这样的瀑布图和提示灯只能知道“什么时候去碰什么键”,完全不能跟五线谱比好么。

我国的音乐教育确实有很多问题,但是不是用一个游戏机就能解决的。

那个答案里“只有两条路”也太可笑了。

虽然十级八级的小孩多,但是触键对,思想对路的很少见。

再说知乎上学钢琴的成人也很多好么!顺便那些“维也纳演奏厅,英国音乐课堂浸入式教学法”真的很low,和八心八箭双卡双待一样。

还有这真不是“浸入式教学”!不是给人看一个瀑布形的东西就能叫“浸入式教学”!最后,不懂音乐,不懂音乐教育的人就不要尝试发明什么“智能钢琴”了。

给人看了只有笑话。

彩蛋一枚:草莓音乐节里玩的那个东西叫合成器,跟钢琴属于两种乐器。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