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大学选新闻专业靠谱吗?
时间:2020-03-31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回答问题之前先照例表明自己的话题经验: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杂志系,文化艺术新闻专业。

嗯,我知道这个头衔听起来很有槽点,光是我麻麻就泼了我好几回擦边的冷水。

我甚至都能拼凑出她得知我选了这个专业之后的心理状态:杂志 → 纸媒没落首当其冲 → 不靠谱新闻 → 累死累活还不挣钱 → 更不靠谱文化艺术 → 穷要饭的 → 总之就是不靠谱杂志系文化艺术新闻专业 → 呵呵,不靠谱的全炖一锅了 知道这种思维方式听起来像什么吗?就好像我跟我麻麻汇报我谈了个男朋友,她上来一听对方没房没车没北上广户口,于是咬定:对方不靠谱。

说实话啊,题主你这个问题也是问得屌屌的。

稀稀拉拉一行半,就一句“我想学新闻日后当记者”稍微有点信息量。

就好像你跟你麻麻汇报你看上了某个汉纸,上来就只有这两句:我以后想嫁给他,你觉得我当他女朋友靠谱吗?这两个kuso的类比分别走的是两种极端。

不管是太功利的市井大妈派,还是太梦幻的清纯少女派,都忽略了建立一段关系的时候首先应该考量的指标————双方是否适合。

Finding the fit (原谅我是真的很喜欢这个言简意赅的英文说法)是需要做功课的,不仅要彻底地分析那个你会与之建立关系的对象(在你这个case里的话是新闻专业啦),更要彻底地分析自己。

我看了一下现有的答案们,主要的论调有以下两种:1. 干新闻不是件简单的差事,具体例子blablabla。

这点我当然承认。

可是,要彻底分析新闻专业的话,不仅仅要考虑到它会让你吃什么苦头,也要了解一下它能让你尝到什么甜头吧。

(没错我说的就是鸡汤。

)2. 人只要靠谱,学什么专业都一样。

这点不认同。

人与人之间的的确确存在差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喜恶偏好、长处短处,如果不彻底考量这些因素就贸然决策,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所以,我今天的答案会分为这两个部分:一. 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学新闻专业。

二. 学新闻专业可以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一】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学新闻专业我没有办法列出一个“具有以下XX种品质的人即可报考新闻专业”的清单,因为新闻专业很大很泛,这个事情真的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我能肯定的是,当我们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有两件事需要考虑。

——What's your narrative? ——What's your calling?Narrative这个概念我最初是在豆瓣@峰哥何峰的文章里看到的,之后一直记在心里。

Narrative是我们的故事,是我们的气质,是我们从出生开始的历史,是我们选择成为“今天的自己”的理由。

每个人的narrative不同,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

Calling就比较好理解了,字面意思是“感召,使命感”。

不管是某年某日心血来潮的“哎呦,我感觉我去当个记者也挺酷的啊”,或是经年累月日渐清晰的“我知道新闻业在需要我”,都可以划到calling的范围之内。

当然了,未经整理的narrative都是很庞大很繁杂的。

如何梳理narrative呢?我建议,找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拿出纸笔,仿佛明天不会到来那样,开始写自己的人生,总会理出来一条轨迹的。

我总觉得,writing opens things up.如果,你在新闻专业下面的某一个分支里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narrative和calling擦出了交点,那你就不妨听从内心选择这个专业吧。

现在回头看一下,我的narrative其实很简单。

九个月大识字,据我妈说是手里只要有小人书就不哭不闹的乖宝宝。

不但喜欢看故事,晚上还要听着故事录音带睡觉。

再长大一点,进了幼儿园,开始讲故事了。

再后来会写字了,就开始自己编故事写故事,此后持续了很多年。

这个学期我终于开始了我的capstone课程。

在第一节课上,教授问了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在得到每一个回答之后他都认真地叮嘱道:那是你的第一个故事。

他说,故事。

这个我从出生开始就与之纠缠不清的词语。

嗯,所以我知道我来对地方了。

【二】学新闻专业可以给你带来什么好处(至少我觉得是好处)1. “但凡是我想知道的事情,我就一定会有办法知道。

”不得不说,这个专业会迅速提高一个人的信息搜集能力,同时也重塑了我们对信息的欲求。

——我知道自己有能力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所以我不需要去压抑它,甚至可以让它恣意地流淌。

这种感觉很爽的。

有的时候,这种欲求已经超越了专业(职业)所需,而变成了一部分人格。

我们都渴望建立信息优越感,都享受那种用信息把自己武装起来的快乐;同时我们也在渴望着旗鼓相当的对手,就像一个聪明人在等待着另一个聪明人的出现,仿佛我们能跟他们谈一场斗智斗勇的恋爱。

我觉得这种人格很性感,就好比我觉得谢耳朵很性感一样。

2. “你们是新闻工作者,你们不能相信任何人。

”这句话乍一听有点重,但是这的确是一个教授曾经在课上说过的话,以此告诫我们不要停止怀疑。

新闻业是一个负责信息流通的行业,它的第一道门槛就是学习鉴别信息:哪些是必须放行的,哪些是值得放行的,哪些是不管放行与否都无伤大雅的,哪些是万万不可以放行的,诸如此类。

其中最直白的一条准则,就是在确认“此信息符合事实”之前是不可以放行的。

作为这个庞大行业里的螺丝钉,不管你是记者还是编辑,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就是让那些从自己手上放出去的信息经得起验证,所以我们需要列出自己的消息来源来表明我们的态度。

至于来源不明的信息,我们有理由怀疑它的可信度较低。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好像所有人都能当信息提供商,动辄就能拥有颇具规模的受众群。

有的时候我看到我爹妈在微信朋友圈里面分享的一些文章,通篇都在用一些来源不明的论据来证明一个披着事实的皮的观点(通常是地图炮),这让我觉得无比地难过。

我认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资源,应该得到尊重,而不是消耗在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上。

因为这类信息容易助长偏见和误解,而这二者恰恰是阻止沟通的两大元凶。

我认为沟通是人类社会建立和发展的根基。

人与人是很不一样的,只有沟通才可以理解,才可以更顺畅地共同生活。

所以,在清晰地认识到这种个体间的巨大的差异之后,我发现“概括”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它很容易发展成以偏概全,而这恰恰是对我们的同伴的不尊重。

当你已经开始明白人们是如何被煽动的,你自己就不会那么容易被煽动了。

3. “不要相信。

也不要不相信。

”接在上一条之后,看起来似乎有点前后矛盾。

其实“相信”与“不相信”是一体的,目的地都一样,就是在心里抱有成见。

有的时候,我们会基于以往的人生经验快速地在心里对新接触的人事物下结论、做判断。

并不是说在心里有一杆秤不好,可是这杆秤确实会把人事物分成很多群。

人类的本能是趋同的,所以我们会回避那些我们所不认同的人事物,而这就会导致各式各样的差异间不能互相理解,久而久之就可能演变成矛盾激化。

不轻易下结论,不轻易做判断,是在心里保留了一丝交流的可能,是对这个多元的世界的包容。

You have come not to judge, not to argue, not to destroy, but to listen, to ascertain the fact, to learn. — Ken Metzler“你不是来评判的,不是来争辩的,不是来摧毁的,而是来倾听的,而是来求实的,而是来理解的。

”这是俄勒冈大学一位教授提出的对于新闻采访的要求,我觉得也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是一种非常值得敬佩的人生态度。

4. “不用害怕自己显得很蠢,因为不停地问陌生人问题这种事情已经足够蠢了,但是可以蠢得有价值一点。

”倘若今日的我有什么勇敢和剽悍的人生观,大多是在我进入新闻学院之后养成的。

似乎人类都不喜欢被别人认为自己蠢,不喜欢被别人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懂,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喜欢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面。

就像小学的时候藏着只拿了“良”的数学作业本不敢拿去让爸妈签名一样——怕被爸妈数落“怎么这么笨”。

是人都有自尊心,但是来到新闻学院之后你必须要承认一点:你很无知。

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就是因为“新”,因为我们都没听过,我们都不懂。

即使是那些我们自以为懂得的事情,其实往往也经不起追问。

所以无知是一件没有办法逃避的事情。

上个学期做一个电话采访,我一边在笔记上整理事件先后顺序,一边跟对方确认我的理解是否准确。

这个时候对方突然说了一个我觉得很有亮点的关键情节,可是我不知道它在整个时间轴中的位置,不明白它和其他事件的逻辑前后联系,这中间还涉及到关于他职业的一些专业词汇,于是我就多问了几遍。

对方是位将近70的老人,被我弄得有点不耐烦,来回纠缠两三次之后语气有点不好,说,我觉得你也不可能弄懂的了,你不要在你的文章里用这部分就可以了,跳过去吧,就当我没讲过。

我说,对不起,让您给解释那么多遍。

可是,如果连我都没有搞明白,我肯定也没有办法给读者们讲清楚。

这个是您的故事,相信您也不想造成任何误解,希望您能帮我配合我梳理清楚,真的谢谢了。

于是他就答应了,继续纠缠那个问题。

其实我脸皮很薄,很害怕惹别人不开心,很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很害怕欠人情还不起,或许现在在看这一行字的你跟我也是一样的。

可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磕磕碰碰地运转的,矛盾是避免不了的,怎么在有矛盾存在的情况下继续相处才是关键。

5.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直觉。

学会运用它们。

” 一切媒体都是工具,就像容器一样,努力地把信息尽可能原原本本地舀过来舀过去。

如果我是一个容器,那我的专业毫无疑问地重新定义了我的性能。

这学期在上写作课。

两三周以前,教授组织大家去附近的地质公园郊游。

在公园门口,他掏出一个布袋让我们抓阄决定自己所要代表的感官。

我抽到了视觉,所以这节课的作业将会是描写我所看见的景象。

生平第一次,观看变成了一种任务。

此前的大部分人生我都活在虚焦状态里,漫不经心地让眼睛懒着,可能这样一次秋游中真正攫取的信息量不过是“树,阳光,岩石,溶洞,台阶,游人”这样几字节的大小。

但当我真正有意识地去使用我的眼睛,每分每秒都是几十个G的 omnimax(全天域屏幕)3D电影在上映。

所有物体,所有颜色,所有尺寸,所有形状,通通扑面而来。

阳光像是流体一样在叶片上滑动,溶洞里的岩石被地下河冲刷出一张张阴柔的脸,这些都是我从来没见过的风景。

之后的课上,教授让大家朗读出自己的描述,那就像是一场感官盛宴。

所有人都因为参与其中而格外兴奋,在彼此的文字中比照着当天的自己,无论是自己留意到的,还是自己错过的。

从今以后,即使是在很多很多年的以后,即使是在我的感官已经远不如今时今日这般灵敏的以后,我也要用力地感受。

毕竟这是生而为人最美好的一件事情。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