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自然跳弓的演奏方法 赵寒阳先生将自然跳弓的演奏方法归纳为:右手食指、中指和拇指控制住弓杆,无名指叠在中指下面将弓毛绷紧,或预先将弓毛调节到稍紧的状态;选择好弓子最佳的弹跳点,将弓杆稍稍抬起,离开琴筒,放松手腕;小臂动作与快弓一样,把运动的“轴”放在小臂中间部位,由大臂带动小臂,通过“轴”的作用甩动手腕,因腕部非常松弛,造成手甩动的幅度大于小臂运动的幅度,因而使弓子呈倒V字状运动,这样,起弓的一瞬间弓毛与弦接触摩擦发声;之后,由于手腕的甩动,手在一段短暂的弧线运动时对弓子失去原有方向的支撑力,弓子就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弹离琴弦;手腕再次甩过来,当手与小臂呈垂直状态的一瞬间,手指又对弓子施以一个支撑力,使弓毛第二次与弦接触摩擦发声,如此循环往复,弓子就在两根弦之间均匀地跳动,从而奏出短促、均匀的快速跳音来。
其具体演奏要求又因内外弦的着力方向不同而各异。
(一)外弦自然跳弓 外弦自然跳弓是靠右手手指顶弓杆向外发力来回撞击琴弦发音,弓杆持平悬空,弓毛垂直与琴弦弹擦。
弹跳前不要对擦弦点施加静态靠力,而应将弓毛极轻地依附外弦,以免限制了弓杆的弹性而形成人为的僵死的弹跳效果。
当自然跳弓的状态形成后应保持住这种态势,并借助于弓子的自身弹性,使动作延续下去。
同时两侧的弹擦力度要均匀。
(二)内弦自然跳弓 内弦自然跳弓的原理,有部分等同于外弦自然跳弓的方法。
在外弦时由于右臂的外伸方向恰好与弹擦受力的方向一致,因而很容易将每个弹跳力送上擦点,挂上音符。
但在内弦时就完全不同了,在弹跳前需要对跳点施加适当的贴力,起跳时需要手指压紧弓毛向内发力后突然放松,并带动弓杆来回撞击琴弦而发音。
其难点主要是解决好内弦的依附力,使弓杆发挥内外张力时,其弹跳力不会向外滑。
当跳弓状态形成后,需注意放松手腕,随着弓子弹动的速度,手腕自然流畅地同步运动,使得内弦跳弓的演奏能轻松而持久地进行下去。
二、自然跳弓的表现力 自然跳弓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演奏技法,在乐曲中常和其他弓法结合使用,往往作数音乃至十倍的点缀,给乐曲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
自然跳弓用弓短促,颗粒性强,通常用来表现热情奔放的场景、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及欢快喜悦的心情等,使乐曲充满动感,给人以振奋。
如《三门峡畅想曲》中: 在这一段运用自然跳弓,演奏出了一个热情、乐观而又灵巧的小快板乐段,自然跳弓用弓短促,时而轻松愉快,时而热情奔放,生动地描绘出建设者们忘我的劳动场面。
又如:《流浪者之歌》中: 通过运用自然跳弓这一特殊技法,使乐音充满颗粒性,动感极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吉普赛民族乐观、开朗、豪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自然跳弓技法的难点 二胡的自然跳弓借鉴了小提琴的跳弓技法,但在实际演奏时,二胡的自然跳弓难度更大,这是因为提琴的弓子张力大弹性好且用力方向垂直于地面,弓子很容易起跳而且发音扎实;而二胡的自然跳弓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首先是要克服乐器结构上的困难,二胡的弓毛被夹在不到一厘米的两弦之间,起跳时弓毛容易对另外一根弦产生碰撞,产生噪音;其次要克服运弓的困难,二胡的运弓平行与地面,不能像提琴一样可以借助弓杆力量撞击琴弦;第三是要克服内外弦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二胡内外弦演奏时用力方向是完全相反的。
在学习和演奏二胡自然跳弓时,其难点主要表现在弓子的用力、最佳跳点的选择和换弦等方面。
(一)用力 在平常的演奏中,为了产生最佳音色,在运弓时强调弓毛要紧贴琴弦,所以右手对弓子的用力是一个持续的压力。
在演奏自然跳弓时,这样用力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自然跳弓的首要前提是弓子必须能够起跳。
为了使弓子起跳,在运弓时,演奏者对弓子的用力应该从“持续用力”转变为“瞬间冲力”,这时,琴弦对弓子的反作用力则是一个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瞬间冲力,弓和弦都会因此而产生相互排斥的弹力,从而使得弓子跳离琴弦。
具体而言,自然跳弓的起跳是右手突然发力作用于琴弦发音,起跳后利用弦对弓子的反作用力以及弓子本身的重量、右手牵引力、向外顶弓杆和向内压弓毛的压力来撞击琴弦而发音。
其中,外弦的起跳是手指顶弓杆发力后突然放松,带动弓毛一起内外跳动;内弦的起跳则是手指压弓毛向内发力后突然放松,带动弓杆一起内外跳动。
(二)选择最佳跳点 选择好跳点是自然跳弓起跳的关键。
在实际演奏中,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弹性好的弓段,这个弓段不是随意选定的,一般来说,是指除去弓根和弓尖的这一部分,约占弓长的五分之三;其次要选择好最佳跳点,只有这样,演奏自然跳弓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奏出理想的跳音。
弓子的最佳跳点不是固定在某一点上的,它的选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譬如弓子的特质和乐曲的个性等,但实践证明,最佳跳点的选择是有规律可循的。
1.受弓子长短、软硬、轻重和弹性的影响。
由于自然跳弓是以弓子中某弓段固定频率振动为基础,并由右手牵引施力而形成的,所以弓子越长振动就越慢,弓子越短振动越快;同样,弓子越松、越重振动就越慢,反之就越快;在相同的跳点上,弓子越长、越松、越重、跳弓自然就越慢,弓子越短、越紧、越轻,跳弓自然就越快。
2.受内外弦弓子张力的影响。
内外弦弓子的张力是不同的,演奏内弦时弓子张力较大,而演奏外弦时弓子张力较小,所以,在相同的跳点上内弦弓段的振动频率比外弦快,内弦的跳弓速度也因此较快,当需要演奏同一速度时,内外跳点位置不在一处,外弦的最佳跳点应比内弦的最佳跳点更靠近弓尖。
3.受乐曲力度和速度的影响。
不同乐曲或乐曲的不同部分,因为其表现力不同,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自然跳弓时的力度和速度是不同的。
比如在一首乐曲中演奏自然跳弓时所要求的力度较强,在选择最佳跳点时,其位置应更靠近弓根,反之,则应更接近弓尖;弓子的弹性是受运弓速度支配的,速度与力度在最佳跳点的选择上正好相反,弓子运行得越快,它的惯性与弹性表现得越突出,一般来说,如果以弓子中心点为中等速度的最佳弹跳点,那么速度加快则向弓尖方向移动,反之则向弓根方向移动。
(三)换弦 换弦是自然跳弓最难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内外弦的手指作用力相反,弹力方向相反,跳点位置不同,而且内弦弓子张力大于外弦,在演奏相同速度的自然跳弓时,其内外弦的跳点不在同一个弓段位置上,从而导致换弦的难度大大增加。
换弦难度大,这是二胡演奏者的共识,为了避免因为技术上的难点而影响音乐表现力,应尽量避免来回倒弦,能在一根弦上解决的,宁肯增加左手指法上的困难,也要尽可能地把换弦次数减少到最低程度。
但是,在运用自然跳弓时,换弦往往是无法避免的。
苏汉兴先生认为,若注意了以下几点,则能较好地解决自然跳弓换弦及应用问题: 1.若遇内弦一大串音换至外弦一大串音,只需在换弦第一音起跳时将弓子摩擦点向弓尖方向移动一公分左右即可;若遇外弦一大串音换至内弦一大串音,则只需在换弦第一音起跳时将跳点向弓根方向移动一公分左右,这种方法是利用调整跳点来解决换弦的方法。
2.若遇到刚换弦几个音后又需要换弦,在这种情况下用调整跳点的方法来解决换弦就显得很吃力,发音也不好,这时就可采用固定跳点,调整弓子张力的方法来解决。
这种办法是以内弦跳点为准,演奏外弦时大指向外加力顶推弓杆,同时中指向内加力压弓毛,借此来增加弓子的张力,使内外弦弓子的张力相等,在同样的演奏速度下,内外弦自然跳弓的跳点就统一在一点上了。
“自然跳弓”不是二胡的常用技法,它是一个难度大、要求高的演奏技巧,在大多场合中,它的出现频率并不高。
自然跳弓的发音短促有力,富有弹性,在某些特殊的演奏中,常常因为自然跳弓的运用而让演奏效果增色不少。
在学习和运用该技法时,应该努力做到“巧妙用力”、“精确选择跳点”和“熟练换弦”,从而正确地掌握并运用自然跳弓。
上一篇:自学二胡要点有哪些
下一篇:二胡运弓的金三角铁律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