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价格品牌,吉他教学教程,吉他曲谱视频
关注520吉他网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如何尝试欣赏古典音乐?
时间:2019-12-16     来源:网络资源     标签:

谢邀。

科普兰先生有个说法。

音乐欣赏分为三阶段。

美感阶段。

表达阶段。

纯音乐阶段。

我擅自通俗化一下。

听音乐就是:“真好听啊!”“表达得好美啊!”“这音乐写得很牛啊!”类比于吃菜,“真好吃啊!”“这色香味摆盘都很有内涵啊!”“这菜做的技巧好棒啊!”类比于读书,“这书好看!”“这书表达的意思好有内涵!”“这书写作技巧绝了!”大家觉得古典乐高深莫测,是被后两个阶段吓唬了。

其实古典乐完全可以停留在“真好听啊”的阶段,无所谓的。

我私人的看法:欣赏古典乐,其实没那么复杂。

你能分析纯音乐自然是好,但如果只是贪图音乐好听,也够了——除非你是专业做这行的。

慢慢来。

首先,破除一个迷信,不要觉得“伟大音乐我们必须喜欢,否则就没品”。

门德尔松不喜欢柏辽兹,瓦格纳讨厌罗西尼,勃拉姆斯听李斯特听睡着了。

门德尔松的爸爸觉得贝九是噪音。

大师们是有彼此喜欢和不喜欢的。

放轻松。

首先,找一些短篇幅的室内乐、小夜曲、三五分钟的名曲选段来听听看。

现在各类世界名曲选集,一定会有些通俗得不得了的曲目,诸如帕赫贝尔《D大调卡农》、德彪西《月光》、舒伯特《鳟鱼》、格里格《培尔-金特》中间魔王宫殿和晨曲的两端、比才《卡门》、拉威尔《波莱罗舞曲》、舒曼《梦幻曲》这些。

没事呢,都找来听听。

别急着正襟危坐听,就做家务、做饭时当背景乐听。

找到喜欢的,就继续听那位作曲家的其他曲子,多半有惊喜。

也可以找同时代其他人的。

我个人推荐的“听着玩,听着好听”的,除了上面几首,还有莫扎特的20钢琴协奏曲K466和23号K488;巴赫D大调双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贝多芬《田园》第一段,圣桑《天鹅》,巴赫《耶稣,世人仰望的喜悦》。

当然了,其他选段的多了,我也就举个例子。

有兴趣了,愿意继续听了,就可以继续琢磨。

有人喜欢听旋律,有人喜欢听配器,这个得入了门后自己找。

我还是建议,先找到自己喜欢的几首曲子,然后按着自己喜欢的作曲家找到他其他的曲子听。

听多了,感觉也就有了。

比如,听钢琴和小提琴和大键琴版本的《卡农》,是有区别的;你也许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主奏乐器。

有人就是喜欢钢琴,有人就是喜欢木管乐,找到了,就找同类去。

哪位问了,许多曲子其实大家都听熟了,没有新鲜感,为什么还听呢?嗯,因为同一首曲子,不同的配器和演绎,是有不同风格的。

听熟曲子,每次听到紧要关节,“这里应该有很重的一下”,点到了,会有挠到痒处、点到G点的快感。

如果到这个地步听得出了,那就能对演奏者和指挥有点概念了。

如果你有兴趣呢,可以慢慢摸索下变奏曲、奏鸣曲、交响乐的结构之类。

掌握结构的好处是,听古典乐会有种摸得着门路的感觉,“哎第一个主题过去了,这里是桥,哎第二个主题出来了,哎这里有变奏”,就跟坐车在路上,手里有幅地图,按着看窗外风景似的。

一般到这个份上,自己也会愿意去琢磨点和声、音色、版本之类的了,但那是纯音乐的事。

这时候,就会想听大部头,想听交响乐,因为大部头像大楼,逛起来目不暇接;小乐曲就像小幅画,好看,但已经满足不了你了——但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没必要非推到这一步。

各人有各人的爱好。

回到问题。

听音乐的开始阶段,还是破除戒惧之心,别把古典乐想得太可怕,找一些最流行的古典乐曲目先听着,找到自己喜欢听的东西,从“好听,愿意听”阶段入手,然后再学习一些基本声乐知识,我打赌,你光看和声学看古典乐史一定觉得枯燥乏味,但让你听着曲子来领会,节奏、配器、旋律、织体,一套曲子下来就有概念了,事半功倍。

别觉得“别人都在听平均律听指环听彼得卢什卡我却在听《欢乐颂》感觉好土”,能流传下来的都是伟大曲子,没有高低的。

找喜欢的就是。

之后的表达阶段和纯音乐阶段,是水到渠成的——就像吃多了自然会想去学下厨、看多了书自然也会手痒想写几笔或者评几句,一个道理。

总之就是放松点,古典乐没那么吓人的,先找好听的。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文章页顶部广告位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