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甲戏 戏曲剧种。
又名戈甲戏、九角戏。
流行于福建省晋江专区各县、厦门市、龙溪专区部分县、市和台湾省闽南语系地区。
产生于清代中叶,是以闽南民间化装表演为基础,以十音、鼓吹音乐作为伴奏而成。
初以《水浒传》故事为主要内容,故称“宋江戏”。
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相继出现《说岳》、《列国》、《三国》等题材的剧目。
由于这些剧目均有较宏大的气势,故又名“大气戏”。
清代道光(公元1821—1850年)年间,南安县岭兠乡艺人组织“合兴戏班”兼演文武戏,吸收京剧和昆曲艺术,演出《打金枝》、《困河东》等剧目。
本世纪初以来,吸收梨园戏、傀儡戏中生旦戏的唱腔、曲牌和表演艺术,演出《山伯英台》、《杏元思钗》、《孟姜女》等剧目。
又从其他民间小戏(如竹马戏)中移植用民歌小调演唱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丑旦戏剧目,如《桃花搭渡》、《管甫送》、《唐二别妻》等。
唱腔主要来自南曲和民歌小调。
南曲主要用于大气戏和生旦戏。
生旦戏的剧目多取自梨园戏,唱腔、伴奏、表演等都受梨园戏的影响。
在大气戏中,因戏剧内容气势宏大,表演风格粗犷有力,故运用南曲曲牌时,常用压缩节奏,改变旋律,提高调门,加用气氛热烈的大锣介头(锣头点)等处理方法。
运用曲牌也有—定的程式和规律。
吹奏曲牌分大牌、小牌二种。
大牌又称“大吹乐”,是用大唢呐吹奏的器乐曲牌,多与锣鼓套结合,用于出城、迎接、拜寿、哀祭、跑马等场面。
小牌又称“小吹乐”,是用南唤呐或品箫(笛子)为主奏乐器的器乐曲牌,适于配合人物表演,衬托场景气氛。
锣鼓经多来自京剧,有所变化。
丝竹乐器以唢呐为主,另有二弦、三弦、洞箫、品箫(笛子)等。
打击乐器有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百鼓、碗锣、小叫、响盏等。
上一篇:歌仔戏(现存戏曲剧种简介)
下一篇:莆仙戏(现存戏曲剧种简介)

-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 不仅仅是喜欢 浪人琵琶 卡路里 带你去旅行 红昭愿 纸短情长 最美的期待 体面 小跳蛙 悬溺 侧脸 山楂树之恋 我的名字 失眠飞行 有可能的夜晚 追光者 请先说你好 流浪 东西 星球坠落 我的将军啊 烟火里的尘埃 答案 心如止水 我们不一样 嘴巴嘟嘟 晴天 成都 告白气球 南山南 女儿情 天空之城
报歉!评论已关闭。